第54章: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_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讽刺小说网 > 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 第54章: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章: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

  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甚至于,于周梦而言,这件事有利无害。

  不就是去央视当免费的现场伴奏吗?就当练习了,反正也不远。

  于是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她指着李建国对蓝毅夫说:“以后你跟建国直接联系,有什么事让建国帮你处理。”

  没想到周梦会如此的爽利,蓝毅夫忙感谢。

  李建国也在一旁保证,一定会配合好蓝毅夫的工作,为今年的春晚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走走,我现在就带你去见交响乐团的指挥,这可是位老前辈。”

  蓝毅夫还疑惑这个老前辈是谁,可当见着人以后,他惊呆了。

  活着的李德伦大师?这位大师有多牛逼呢?前年国家评选各行各业的卓出贡献者,李德伦大师是唯一获得文化部颁发荣誉奖的指挥家。

  蓝毅夫不敢相信,周梦会让李德伦大师亲自指挥自己写的这些音乐的伴奏。

  周梦横了蓝毅夫一眼:“你想的倒挺美,我要说的是李老的学生,周学长,他跟着李老学习已有多年,也曾多次指挥过几百人的交响乐团,很有实力。”

  “哦!”要是这样的话,他觉得还算合理,要不然直接请李大师来亲自当指挥,他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周梦把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李德伦大师,还把蓝毅夫写的那几首歌交给李老看了看,这一看,眼神中异彩连连。

  “蓝同志很有天赋嘛,有没有兴趣到我们中央乐团来,以后专门给团里写歌,你写歌肯定是希望有人演奏出来吧!你放心,不管你写什么,我都能给你演奏出来。”

  蓝毅夫:“……”

  没想到刚拒绝了周梦的招揽,李大师也有这种想法,他连忙拒绝。

  旁边的周梦也无奈的说:“刚才我我已经邀请过了,好话说尽,这小子就是不来。”

  “好吧!”李德伦本就是见着人才,本能的想要招揽,既然连周团长都邀请不到,那就算了。

  他也不再提这件事,而是把自己的学生周学长叫了过来,把蓝毅夫介绍给了他。

  “以后你就指挥B组,配合好蓝毅夫同志的工作。”

  周学长有些好奇的看了看蓝毅夫,点点头:“好的,老师。”

  所谓的B组,通俗一点儿来说就是替补队员,A组是主力部队,团里的精英全部在里面,而B组其实也不差,只是比B组差那么一点点而已,但这也只是相对于A组来说的,这些人随便一个放到外面去,那都是牛逼的存在。

  等周梦和李德伦走了以后,蓝毅夫立即问周学长:“周哥,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排练?”

  周学长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做事总给人一种君子的感觉,他听到蓝毅夫的话,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如果比较急的话,现在就可以。”

  B组的人是需要随时做好准备替补的,只要需要,就可以立即把人召集过来。

  “好,那就现在开始排练。”

  周学长也没有跟蓝毅夫说要给他们一些准备时间,当即就去通知人B组的人到演奏厅集合。

  蓝毅夫同时也去找到了李谷一。

  “李谷一同志,我们今天先练习一下这首歌,你看有问题吗?”

  李谷一接过《祖国不会忘记》,简单的看了一下曲谱,眉头不由自主的就皱了起来,她看着蓝毅夫,有些不确定的问:“蓝毅夫同志,你真的让我唱这首歌?”

  蓝毅夫肯定的点头:“确定。”

  他知道李谷一的顾虑是什么。

  在以往的歌曲演唱中,李谷一的歌声具有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轻巧甜美,行腔婉转流畅,咬字清晰,这些特点使她的声音给人以柔和、细腻的感觉。

  此外,她在演唱中运用了“气声唱法”,这种唱法带有明显的气流声,使声音色彩略显暗淡、虚婉,有时甚至带有一些哑声。

  这种技巧通常用于表达感叹、缠绵的情绪。

  按理来说,李谷一并不适合唱《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的,可蓝毅夫前世听过李谷一唱的《我和我的祖国》,知道她最出名的是“气声唱法”,但显然,她并不仅仅只会这一种唱法。

  李谷一的演唱风格多变,因为她不仅擅长民族民间唱法,对于西洋唱法同样也有研究,只要她想,她就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唱法,形成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声音特点。

  这就是李谷一的实力。

  见蓝毅夫如此肯定,她感激的看了蓝毅夫一眼,轻声说了句:“谢谢。”

  然后保证道:“蓝毅夫同志,你放心,我肯定能把这首歌唱好的。”

  对于李谷一的实力,蓝毅夫是丝毫不担心的,但他还是补充了一句:“李谷一同志,伱特别要注意这首歌的整体节奏和情感起伏。开头部分应把握好整体的节奏感,展现出歌曲的庄严感和激情,在高潮部分,通过音量的逐渐提升和声音的延长来表达对英雄们的景仰之情。”

  “具体该怎么处理,我就不班门弄虎了,你自由发挥,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李谷一想了想蓝毅夫的话,肯定的点头:“明白……不过,我需要一点儿时间练习一下。”

  “没事,你先练着,伴奏也需要一些时间。”

  安排李谷一练习着,蓝毅夫再一次走进了演奏厅,刚好这个时候B组的人全来了。

  好家伙,呼呼啦啦的一下子就来了上百号人,蓝毅夫连忙拦住周学长:“周哥,我们用不了这么多人。”

  如此多的人,要是一起演奏出来,那效果更好,可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

  央视的舞台本就不大,根本就放不下一个完整的交响乐团。

  周学长笑着说:“没事,我们先集体排练一遍,你听听效果,后面你需要多少人了,我再给你重新制定人选,反正这些歌以后我们乐团都要经常演奏的,现在就当练习了。”

  好吧,蓝毅夫也不懂交响乐,就在一旁看着周学长的指挥。

  周学长在交响乐团当中显然是有威望的,他说话的时候声音虽然都不大,但所有人都会安静的听他说。

  最先排练是《祖国不会忘记》。

  乐谱是需要根据每一种乐器做适当改编的,可这些人根本就不需要别人来做这份工作,他们只是看了原曲谱,然后就拿出纸笔来自己开始写自己的谱子,不过十几分钟,各自就写完了各自的乐谱,然后这些人相互交流一番,各自做了一些修改,统一意见。

  半個小时以后,每个声部的人都有了一份统一的乐谱。

  其效率之高,看得蓝毅夫目瞪口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cfsc.org。讽刺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cfs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