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的中国心》会火吗?_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讽刺小说网 > 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 第64章 :《我的中国心》会火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我的中国心》会火吗?

  没想到蓝哥竟然还懂这么多?

  “一个非原创歌手要想最快的获得成功,最快的吸引一群忠实歌迷,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深耕一個领域。”

  “唱摇滚的就专门唱摇滚,唱民歌的专唱民歌,唱情歌的专唱情歌……这样喜欢听这类型的听众就会慢慢聚聚起来,支持歌手,成为所谓的歌迷。”

  “有了固定的歌迷之后,但凡有一首爆红的作品,那这个歌手就起来了,他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喜欢这类型歌曲的听众,形成马太效应在,之后再巩固一下,那这个歌手就在这个类型站稳了脚跟。”

  “至于歌手会被歌曲类型限制这些问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这种方式的代价,但这不是一个小歌手在没有成名之前该考虑的。”

  “不仅仅是唱歌,演戏也是这样,如果一个演员在荧幕当中一直演社会精英,演乞丐,演大老板,观众肯定就能记住他,演员最怕的是被观众忘记,只要观众记住了他这张脸,那这个演员就有了名气,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即便以后他想转型,即便他转型失败,那他也有基本盘,他有失败了以后返回去继续当类型演员的底气。”

  说了一些长篇大论,蓝毅夫看向了张明敏:“我对张先生的判断是,张先生会因为后天在春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这首歌而大火,大红大紫的火。”

  “张先生接下来应该做的是,把握住这个爆红的机会,先吸引一批忠实观众,之后才是发新专辑巩固自己的歌迷群体。”

  “张先生得明白观众喜欢你什么?他们喜欢的是你唱的爱国歌曲,所以你在接下来的两年,甚至是五年内,最好不要去碰其他类型的歌曲,就唱爱国歌曲,你只要把爱国歌曲唱好了,你就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任何人提到这个类型,首先想到的就是你。”

  “所以我才说,《月半小夜曲》这首歌,张先生能唱,但最好不要唱。”

  邓炳恒消化了很久,才消化完蓝毅夫的话,然后看向蓝毅夫目光,变了。

  一开始,他只以为蓝毅夫是像黄霑那样的创作鬼才,所以他才对蓝毅夫恭敬有加,先是用高薪邀请蓝毅夫去香江,邀请不成以后才开始邀歌。

  可现在看来,蓝毅夫不仅仅是在音乐创作之上有天赋,他对音乐市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而且这种方法论他听下来不难发现,可行性极高,特别是对于他们永恒唱片这样的小公司,有名气的歌手没几个,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透明。

  要是按照蓝毅夫的这种方法来操作,说不一定就真的能培养出一批成名歌手出来。

  想到这,他越发兴奋了。

  如果蓝毅夫能给自己的公司当音乐总监,帮助自己的公司,也许自己公司真有一天能够成为比肩宝丽金那样的大公司。

  至于蓝毅夫说不愿意去香江的?这能是问题?

  既然不愿意去香江,那自己就配合一下,直接在京城成立一家公司,请蓝毅夫在这家公司任职,这总没有问题吧!

  如果他不愿意屈居人下,那自己直接给他股份,让他也当老板,有钱大家一起赚,互利共赢。

  自己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总不能还打动不了蓝毅夫吧!

  他刚要开口邀请,可话还没出口,他就冷静了。

  不行,自己不能冲动。

  刚刚的一切都还只是蓝毅夫的一面之词,这个世界上纸上谈兵的人比比皆是,并不代表会说就有能力。

  蓝毅夫对张明敏的判断,一切的前提都是基于《我的中国心》在春晚之后能够大火。

  那万一不火呢?

  那是不是就说明了,其实蓝毅夫的眼光也没有那么准,那他说的这些东西,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自己得也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自己不应该急,一切都得等到春晚以后再说。

  如果《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真的如同蓝毅夫所言,红了,火了,让张明敏大红大紫。

  那没得说,说明蓝毅夫对音乐市场的判断足够精准,眼光足够毒辣,这就是他需要的人才,而且还是一举两得的人才。

  为了得到这样的人才,给公司的股份拉拢,这是应有之义。

  当然,如果《我的中国心》春晚以后依旧和以前一样不温不火,那……也不能因此就否定蓝毅夫的音乐才华,自己还是得找蓝毅夫邀歌。

  所以,一起等春晚以后,先看看《我的中国心》能不能火再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cfsc.org。讽刺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cfs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