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神医(四)_归琅(快穿)
讽刺小说网 > 归琅(快穿) > 第4章 神医(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神医(四)

  一周后,青衣江上一艘渡船缓缓划动,青山碧水,风吹芦苇,如同行走画卷之中。

  船头坐着一个白衣男子,手持竹制的钓竿,旁边放着一个小篓子。

  旁边的撑船船家忍不住提醒道“秦大夫,你这线都没栓上钩子,鱼儿怎么能上来哟。”

  话刚落音,那竹竿便动了动,归琅提竿收线,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落入篓中。

  船家挠了挠头,沉默了,恁是想不明白没有钩子,只粗略打了个结的线是如何把鱼钓上来的。

  可接下来的时间他更加想不通了,钓到一条可以说是走运,但鱼接二连三的被钓上来

  而且他也没见往水面上洒什么饵料。

  归琅钓了一会儿就收手了,把篓中个头小一点的放回江里,只留下两三条鱼。

  “中午喝鱼汤。”他将篓子递给船家说道。

  “好嘞,这青衣江三月的鱼最为肥美,秦大夫可真是厉害。”船家由衷赞叹。

  归琅却是摇了摇头,“运气罢了。”

  从他十岁开始,他便能感觉到,万物生灵都亲近他。

  船家并不信是运气,只是觉得秦大夫真是个奇人。

  他那兄长自幼身患顽疾,请了多少大夫都束手无策,而秦大夫却把个脉,开了几副药,便治好了。

  听说秦大夫要租船,他便自告奋勇地跟着上路,送他一程。

  一路上秦大夫跟神仙似的,什么时候有风雨比谁都清楚。

  他打渔多年,也会用看云各种方法来粗浅地判断天气,但秦大夫却能提前几个时辰告诉他风浪几时会到。

  心中再感慨了几番,他便把船靠了岸,找个地方吃完午饭再启程。

  鲜美的淡水鱼不需要太多的调料,仅加了点盐与船上带的姜,香味便飘了出来。

  “秦大夫,你尝尝看怎么样”

  “不错。”

  得了赞许,船家更加高兴了,他将汤盛了一大碗放在归琅面前,自己却掏出了干饼子坐在边上。

  归琅示意他过来,他才给自己盛了碗汤。

  可能吃饭时人比较放松,船家就这样唠嗑了起来。

  “秦大夫为何这时要去太河那一带可不安生得很。”

  “正是因为乱起来了,才要去。”

  船家并不懂话中的意思,憨厚地笑了笑,埋头啃饼子。

  秦归琅却看向了面前的青衣江,尽管此刻风平浪静,但风雨一至,便瞬间波涛汹涌。

  而这天下的局势比江浪更为凶险。

  只有他去了太河,处在漩涡中心的林老才会有一线生机。

  一个月前,毅勇候于汐舟兵变,直指太河宁王一脉。

  毅勇候与宁王素来有旧仇,又有诸多大小势力投靠于他。

  而与宁王同一派系的长禄伯被困在了渝地,鞭长莫及。

  虽然长禄伯被困只是归琅推断出来的,但加上之前萧映宁的反应,他推断得并没错。

  归琅想到此处,轻叹了一口气。

  连江边撑船的渔夫都明白太河城待不得,可林老偏偏要留在那儿,还收了宁王孙女为徒这是自陷局中,若打起来,必然九死一生。

  短暂地休息后,船家再度撑船启程。

  小船悠悠,归琅在船头看风景,心中默默地回想着不久前看的医书。

  至于为什么要回想,则是因为他的书大部分留在了于临祉购置的宅子里,书本脆弱,走水路带身边容易损坏。

  一路上,归琅就在想着医书,听着船家无聊时唱的调子乱飞的歌中过去了。

  待夕阳给青衣江披上一层红纱时,他们便到了渡口。

  安阳渡口是个比较大的渡口,归琅打算在这里找个客船前往太河城。

  “秦大夫,我瞧着这有些不对劲啊。”船家眼力极好,看着这冷清的渡口疑惑道,“这渡口我以前也是来过几次的,每次来都热闹得很,那来来往往的大船小船乌泱泱的一片,现在咋的没人了呢”

  归琅观察得更加仔细,渡口停靠的船有许多,但却没几个人影,而更远处也是一片寂静。

  城门口五米外有个布告栏,上面新贴了东西,被风吹得有点松了,翻卷了大半。

  归琅眉宇间多了几分凝重,决定进安阳城看看。

  “船家,你送我到此处,我一人前去即可。”

  “秦大夫,还是让我送你进城吧,这安阳城如今看上去让人不安生得很啊”

  归琅却是摇头拒绝了他的好意,“我有萧知府所赠通识,可以直接去寻县令,不会有事。”

  船家也不强求,语气真诚道“秦大夫救过那么多人,一定会有上天下来的福气,逢凶逢什么来着对了,逢凶化吉”

  归琅难得浅笑,却是不置可否。

  二人于渡口前就此别过,临走前船家犹豫着留下几句话。

  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去找安阳县西城门全福楼的许老五帮忙,只是那人不是个好说话的,报他的名字不见得比钱有用

  归琅往城门口走去,到告示栏面前时忽然停住,逐字地将贴着的布告看了一遍。

  大致意思是,安阳城出现许多人染病的情况,县令决定停下渡口所有船只往来,并暂时拒绝外来人入镇。

  落款是李文长,盖上了县令官印。

  这县令倒是直接,既不找借口,也不做遮掩。

  若不是心无城府,便是对自己以及安阳县的百姓有信心,并不惧引起恐慌。

  归琅看完后欲入城,却见一个差役从城门口处走过来,左手拿碗,右手拿着一个木片,应该是想将告示松下的地方贴好。

  见到归琅,便大声呼道“安阳城最近不留外人,速速离去。”

  出声的人发现他喊了后对方仍然不动,便有些恼了,小跑过来。

  “都说了不许外人进城,你这人咋地还不离开”

  归琅平静地指了指布告,又在对方面露疑惑时提了提手中的药箱。

  “我是从临祉过来的大夫。”

  “大夫”

  这差役既惊喜又有些怀疑,他们可正缺大夫,只是这大夫看上去太年轻了些。

  他习惯性地盘问了归琅一些东西,直到后者取出萧映宁赠送的手书与信物,他才连忙道歉道

  “鄙人眼拙,怠慢了秦先生,请勿见怪。”

  “无碍,可否引我入城”

  差役欣喜万分,连告示也不准备贴了,直接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木牌上,“在下这就带您去见李大人”

  归琅随着差役入了城,他稍微看了一下,城内气氛略为压抑,仅从城门到县衙,便有几户人家门前挂上了白灯笼。

  到了县衙,李县令却是不在衙内。

  那领归琅入城的小差役问了值班的人,才得知李大人一早去了临仙观,现在还未回来。

  临仙观在南门附近,如今安阳城内染病的居民都安置在那儿。

  这差役闻言有些急了“大人要去,你们就不知道劝一下那些人得的可不是普通的病,八成是瘟病啊”

  值班的衙役面带无奈“这话你可别在外面说,况且县令大人决定的事情我们也劝不动。”

  他伸手指向那进门的门槛,接着道“杜师爷都差点躺在那儿拦了,可县令大人还是坚持要去。”

  “对了,这位是”

  差役一拍脑门,差点把正事给忘了,连忙道歉后答道“这位秦大夫是从临祉过来的神医,厉害着呢”

  这守门衙役闻言眼前一亮,抱拳道“秦大夫来得不巧,大人们均不在府中,不如我去寻管家,且先在衙内安顿下来再说。”

  归琅却是问道“临仙观在哪个方向”

  “临仙观在南城门附近的云雾山脚下,咱们这边是北城门,距临仙观有半日路程。”

  衙役见他有前往之意,又连忙说道“如今日已西下,秦大夫还是待明日再去吧。”

  一旁的小差役也表示赞同,他虽然十分为安阳城的情况感到着急,但还是分的清轻重。

  秦大夫是他们看到的希望,可不能出事。

  归琅却目光清朗道“我秦归琅既然已入了安阳城,自然得看到如今染病居民的情况,才心中有数。”

  “况病症不可拖延,早去一个时辰,便有可能多救一人。”

  两人闻言略为羞愧,于是与管家通报后寻来了马车,打算一同前去。

  待到达临仙观时,已是夜深。

  临仙观本是敕造的一个大型道观,只是世道乱后,观里大部分人都跑了,这才被安阳县令接手。

  归琅等人在外院见着了李县令。

  李文长年约三十,样貌坚毅,因为安阳城如今的事情眉宇间透露着几分疲惫与焦虑。

  看见他时,他旁边师爷打扮的人正在劝他去休息。

  衙役上前详细禀报后,李文长看归琅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打算直接领着他去看病患,还好被杜师爷拖住了,只得另派人与归琅一同去。

  旁边也有许多安阳城被召集过来的大夫及医馆帮佣,在见到病患之前,归琅从他们那儿了解到一些情况。

  只是寥寥数言,他心中便有了数。

  发病急剧,初时憎寒壮热,类于伤寒,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

  这是瘟疫无疑,只是具体为何种还是得看过才知道。

  归琅覆上准备好的面巾,只露出一双清冽的眼睛。

  这打扮在他人看来多少是有几分奇怪的,可在他身上却无比的自然,甚至多了几分出尘之感。

  这面巾是他在路上准备好的,以药草浸泡后又佐以艾叶熏干。

  古时就常用艾草熏烟以防疫病,不仅只有他这样做,这屋内的各个地方都有着熏艾的痕迹。

  安阳城的大夫中有一些有经验的人,也正因为他们的存在,疫病才没有完全失控。

  作者有话要说不是学医的,有偏差的部分请自动代入异世界。

  为写文耗费了一堆脑细胞,默默流泪。,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cfsc.org。讽刺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cfs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