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当年_救世主只想养忠犬
讽刺小说网 > 救世主只想养忠犬 > 第五十八章 当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八章 当年

  第五十八章当年

  走进屋,陆尘远略略打量了一眼。

  这屋子从外面看不怎么明显,但内里宽敞的很,用一道土墙隔出两个房间,中间以木门相连,他们所在的房间里摆着桌椅板凳,用来吃饭或日常活动

  至于另一间,在院子里时,陆尘远注意到有炊烟从那里的烟囱里冒出来,应该是起灶做饭的地方。

  在屋里,陆尘远还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神龛,用木头雕成小阁子的模样,攒尖顶,竖长方,神龛前左右各放着一只蜡烛,中间摆放着一盘时鲜的果子。

  再看供奉在神龛中的雕像,不是什么土地公城隍神,也不是什么宝相庄严的神佛,看着像是一位手持长剑颀身玉立的剑客。

  这小像的容貌不甚精致,只略略分的出眉眼五官,但那位剑客从容不迫洒脱不羁的模样却跃然而出

  看在陆尘远的眼中,便和百年前那位敢于一人一剑战一军的白衣侠士像了九成。

  奕鸿也看到了神龛中的小像:“那是什么?”

  不知为何,他从那雕像身上感应到了某种熟悉的气息。

  还有,为何老人会将他称为“恩人之后”?

  他所有的疑问,或许都可以从老人这里得到解答。

  老人笑了笑:“是我们村家家供奉的恩人。这事还得从我父亲开始说起。”

  牵着马车绕了一圈回来的李千石拎上来一壶温水和三个杯子,给陆尘远三人各倒了一杯水。

  在村长的带领下,他们一边吐一边干活,整整埋了七天,才把所有尸骨都收敛入土。

  在很多很多年前的某一天,一个白衣负剑的人穿过重重山峦,一路跋涉来到他们的村子,向他们讨一口水,一碗粥。

  奕鸿摇了摇头:“村长肯收留我们,我们已是万分感激。”

  等到第三天,客人同他们告别,背着剑如来时那般安安静静地离开。

  他的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关于大侠的故事。

  客人在这里住了两天,

  再后来,他的父亲拿起铁锹,跟着村民去了尸横遍野的战场,

  在那里,他的父亲又看到了告辞离开的剑客,白衣染血,双目紧闭,用剑支着身体,就这么安然半跪在一片狼籍之中,尸体冰凉,再也没有了气息。

  还有其他传人吗,

  他能不能当个大侠……

  他的父亲自小在村里长大,从来都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更没有见过这样……好似神仙一样的人。

  在他小的时候,也曾好奇过家里为什么供奉这样一个木像,于是就去问他的父亲、上一任村长。

  老人眯起眼睛,看着眼前热腾腾的雾气,一时有些失神。

  他们一家张罗了一桌饭菜高高兴兴招待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的父亲更是围着这位客人问东问西,说个不停,

  外面的人是不是都喝琼浆玉露,

  皇帝是不是用金子做的锄头锄地,

  真的有比山里那条河还要宽、还要大的河吗,

  船是什么样的,放到水里真的不会沉下去吗,

  原本山青草绿的山野中尸体叠着尸体,一铁锹下去,铲出的土吸饱了血,干涸成最深的黑色。

  后来,官府派人来通知村长,要他组织村民去村外掩埋尸体。

  “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恩。”

  “你们也知道,我们这儿就是个小村子,距离县城远得很,一年到头也出去不了几次,基本不和外面沟通。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扎根在这儿,互相都认识,很少能看见外来客……不过,我听我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见过一个穿着白衣背着剑还会飞的大侠。”

  他的父亲这才得知,几天前,曾有一队蛮夷试图从他们村子“借道”,而在他一边务农一边畅想的时候,有人为他们挡下了死劫,救了他们一整个村子的人。

  比起这些,他更想听老村长讲那个故事。

  大侠是不是都会飞天遁地,

  天衍宗是什么,

  天衍宗传人是不是天下第一厉害,

  那一天,村民像往常一样日出而起,生火、做饭,再平常不过的开始新一天的生活,他的父亲一边干着农活,一边还在想着神仙一样的白衣剑客,想着那人口中描绘的、更加精彩、更加广阔的天地。

  老人抚摸着胡须,道:“我们这儿地方小,有待客不周的地方,还请几位见谅。”

  村里的人们为白衣的剑客收敛尸身,葬在青山之间,以剑客手中的长剑为记,为他铸成石碑,为他立起神龛,供奉香火,一代又一代,长长久久记得这份恩情。

  “原来……如此……”

  听了老村长的话,奕鸿已经猜出那位白衣剑客的身份,正是他失踪已久的师祖,天衍宗第五十二代传人,重阳子。

  那把插在重阳子坟前的剑,或许就是他手中握着的这把无铭之剑。

  百年之后,云北易云游之时偶然发现了这把剑,不忍宝剑蒙尘,于是将其带回云中山庄,重新磨砺,借论剑大会为其寻一位与之相称的主人。

  恰逢他武榜夺魁,这把剑兜兜转转了一圈,终是回到了天衍宗传人的手

  喃颩

  中。

  师祖已长眠九尺之下,那为了寻找师祖而浪迹山河的师父……

  老人继续道:“在那之后,我父亲下定了决心,离家闯荡,说要寻到天衍宗的传人,告知这里发生的事情。”

  天衍宗传人行迹神秘莫测,就连江湖中人都寻之不着,更别说一个从偏远郡县走出来的、丝毫不同武功的普通人。

  “我父亲在外面生活了很久,也找了很久,一无所获,于是他重新回到了九原。”

  当年的年轻人已经长至中年,因着外出闯荡的见识,他被推举为村长,娶妻生子,逐渐老去,死去,却从没有一刻忘记曾经有人用自己的命救了整个村子的人,

  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也都没有忘记。

  事情到这里,似乎已经有一个虽然遗憾但却温柔的结局,

  老人却长长叹了口气,悠悠地说:“在我父亲去世,我接任村长之后,又过了几十年,村子里又来了一个人,一个背着剑的白衣剑客。”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后续,陆尘远微微瞪大了眼睛,奕鸿更是呼吸一滞,掩在袖中的手不自觉攥紧。

  “那真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啊……”

  这位远道而来白衣负剑的客人在村子里停留了一段时间,作为村长的老人招待了他。

  “他自称玄清,是恩人的徒弟,向我询问了几十年前的往事。”

  奕鸿眼眸微垂,轻声道:“是师父。”

  这么长时间的杳无音讯,这还是他第一次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师父的事迹,

  原来,他的师父当年也曾寻到了这里。

  可既然找到了师祖下落,为何师父没有回去,甚至连一个口信都没有给他或师妹传过来?

  老人道:“之后,玄清独自一人在恩人的墓前待了很长时间。”

  因是恩人之后,老人对玄清十分关注,在得知这人连着好几天不吃不喝,就只是在碑前沉默地站着时,他提着木篮带着吃食去找玄清,想要劝劝对方,

  恩人为了救他们而死,他们绝不会忘记这份大恩,人死不能复生,莫要太过悲伤。

  玄清只是摇了摇头,给他留下一句话:“他日若是有人来取这把剑,任他取走便是。”

  说完,玄清翩然离去,再也没有出现。

  陆尘远不由自主地看向奕鸿的腰间,

  那里悬挂着一把剑,在汀兰水榭,他看过这把剑出鞘的样子,

  剑长三尺六寸,约两指宽,剑身通透如水,是一把好剑。

  奕鸿沉默了一阵,忽地问:“那……后来呢?”

  “后来啊……”老人想了想,慢慢地说,“后来,也就是三四年前吧,果然有一个人取走了插在恩人墓碑前的剑。再后来,你们来了。”

  陆尘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云北易寻到这把剑或许并非偶然,而是受奕鸿的师父、玄清所托……

  他于梦中见到了重阳子的过往,藉由附着剑上的力量得到重阳子的部分传承,武功境界因此而精进许多,此行原本只是为了拜访重阳子前辈,以谢传道解惑之恩,不曾想竟能从老人那里听来这许多往事。

  陆尘远瞥一眼兀自沉默的奕鸿,心想,真是幸好。

  若不是他遭遇刺杀身受重伤,奕鸿不会因为担心他的安危而答应他的邀请,也就不会听到发生在这个小村子里的这些隐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诚不我欺。

  这时,奕鸿站了起来,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村长将师父师祖之事告知。我有一个请求,望村长能够答应。”

  老人唬地赶忙把奕鸿拉起来,嘴里连呼:“使不得、使不得……”

  奕鸿执意如此,老人扶不动,只能退一步:“你说!”

  奕鸿感激地抱拳一礼:“我想去祭拜师祖重阳子,望村长可以告知墓碑所在。”

  “这是当然,”老人一口答应,“今天太晚了,你们先在这儿歇上一晚,等明天,我让我儿子带你们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cfsc.org。讽刺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cfs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