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风起_极品县令
讽刺小说网 > 极品县令 > 第一百二十章 风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章 风起

  毛易把清水县的所见所闻带回临江城后,惹得青州一众官员瞠目结舌。

  就算是言承海也不例外。

  他与杨玄辰时常会有书信来往,关于清水县的发展,他并不陌生。

  但是对于那些个敏感的数字,言承海也是头一次听闻。

  抛开为朝廷每年创收千万两白银的海盐外,他没想到杨玄辰竟然在农业上也有建树。

  大炎的水稻亩产基本在两百至三百斤,而他清水县的亩产达到了惊人的六百斤,而且说来年还会有突破。

  这要是推广到全国,其功劳言承海已经不敢想象了。

  “毛易,如今已是深秋,无法确认清水县稻田的真实情况。”

  “你是如何断言杨玄辰所言为真?”

  毛易向言承海行了一礼,沉声作答,“回言大人,此次清水县一行,下官曾亲自探访农人村落。”

  “那些农人皆是一口咬定亩产六百斤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稻田都有如此产量。”

  “按他们的意思,能高产的种子还不多,预计还需要一至两年的时间,才能覆盖所有的稻田。”

  听到这,言承海捋着胡子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如果四年时间就能把所有稻田的亩产提到六百斤,那就显得匪夷所思了。

  “毛易,你在青州主要负责的便是农事,杨玄辰那小子在这方便肯定骗不了你吧?”

  言承海的话使得毛易的脸上挂上了自信的微笑。

  “言大人,起初下官对杨大人的说辞是不太信任的。”

  “但是从清水县的粮仓存粮,还有农人家的余粮来粗略计算,亩产确实是提高了。”

  “而且有好多户农人家的余粮特别多,我特意看了看,都是新米。”

  “所以,下官相信清水县的稻田亩产六百斤绝不会是虚言!”

  听了毛易的话,言承海开怀大笑,“青州有此子实乃青州之幸,更是大炎之幸呐。”

  “毛易,可带回来种子?”

  “回言大人,下官临行之际,杨大人便给了下官许多种子,说是来年在临江城周边试种。”

  毛易拱手回了一句,接着说道:“杨大人不仅给了种子,还与下官说了许多注意事项。”

  “来年春耕直至秋收,下官必定竭尽全力督办试种之事。”

  言承海闻言道了一声好,又与其他几名外放考课的官员聊了几句便结束了会议。

  几日之后,青州的考课结果还没完全汇集完毕,但是关于清水县的种种已经在有心人的驱使下进入了上京城。

  不仅建文帝获得了第一手消息,连礼部尚书宋广新也得到了相关信息。

  上京城内城的一处茶楼包间,宋广新与吏部尚书张德彪还有御史台大夫孔令臣围坐而谈。

  “张大人,孔大人,青州那边的清水县可已知晓?”

  说话的是宋广新,一双蛇眼送两人身上扫过,嘴角的笑容不禁让张德彪和孔令臣一个激灵。

  两人皆是点了点头,张德彪说道:“陛下已经召我二人入过宫了。”

  “说是过完年让我二人派人去清水县复考。”

  孔令臣捋了捋胡子,嗤笑道:“此县县令想必是贪功冒进,连考课也敢弄虚作假。”

  “八千人的县城,四年还不到就成了十几万人的大县!”

  “而且还把稻田的亩产上报成六百斤!”

  “此等县令,不用陛下说,我御史台就会第一个去查。”

  “若是所言有虚,老夫定不会轻饶!”

  如果说张德彪的言辞是属于不偏不倚的话,那孔令臣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和宋广新是穿一条裤子的。

  “晚辈早就听闻孔大人为人一身正气,秉公执法,最痛恨的就是那些个贪官污吏。”

  “要不是咱孔大人明察秋毫、英明神武,前几年那几个凉州的武官绝对会引起军中哗变。”

  “回头过了年,吏部绝对会配合御史台的工作,好好整治整治这个敢在考课上做文章的县令。”

  宋广新闻言脸上挂上了笑容,似乎很满意张德彪的说辞。

  这才聊没多久呢,他张德彪就选择站好了队伍,不愧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两位大人,怎么聊着聊着就聊到公事了呢,宋某请二位来是品一品巫山阁新出的紫霄仙翠的。”

  “来来来,喝茶喝茶。”

  孔令臣一听是巫山阁的茶,两眼之间神色显得很是满意。

  他喝了一口茶便放下了茶盏,眉头一皱,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孔大人,是这茶叶不好?”宋广新问了一句。

  “不是不是,茶是极好的……”

  孔令臣顿了顿接着问道:“这巫山阁的东家是个叫茶仙子的女子吧,听说和那清水县令杨玄辰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张德彪眼珠一转,立刻附言,“张某之前听人说,这巫山阁实际上就是他的产业呢。”

  “什么?他的产业?”

  “朝廷三令五申为官者不得经商,他杨玄辰当真如此胆大妄为?”

  孔令臣故作惊讶地喊道。

  “哎呀,喝茶喝茶,只要茶好就行了,管他谁的产业,孔大人不要听风就是雨嘛。”

  宋广新说了一句后,接着话锋一转。

  “杨玄辰若是胆敢公然藐视朝廷律令,年后一查便知。”

  “今个儿,就别再论这些了。”

  “宋某约二位来,还有别的事要说……”

  他见着两人露出了疑惑的眼神,便不再卖关子,反而从怀中取出两张一万两的银票。

  “谢氏商行的谢天杰前些天找来我这,说是连着三年都没分配到青州海盐的份额。”

  “明年的份额分配将在年前敲定,他的意思,都在这两张银票里了。”

  “我看谢天杰那小子挺懂事的,也会做人,而且经商上面是一把好手。”

  “不知两位大人,愿不愿意看在宋某的面子上……”

  宋广新的话没有说下去,不过张德彪和孔令臣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不过一家盐商找到礼部尚书来游说,而且还是找的吏部和御史台,其中之意就更明显了。

  早就听闻谢氏的谢天华在清水县吃了憋,他大哥谢天杰想要找回场子。

  这谢家和杨玄辰虽不说有仇不共戴天,但光这面子上的事,就让谢家在众盐商面前抬不起头。

  来年的海盐份额一事已经迫在眉睫,这时又找上吏部和御史台。

  很明显是想让他们二位给杨玄辰一点压力,好让谢家获得份额,顺便杀杀杨玄辰的气焰。

  张德彪很自然地收起了银票,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一些。

  “宋大人放心,张某明日就进宫面圣,请陛下把复考的日子往前提一提。”

  见着他收起了银票,孔令臣也笑着一把抓进了自己的袖袋中。

  “张大人,老夫与你一同面圣,总不见得吏部的人去了,我御史台监察院不派人吧,哈哈。”

  这时,宋广新举起了茶盏,笑道:“宋某以茶代酒,多谢二位大人了。”

  “哪里哪里。”

  “不敢不敢。”

  二人客气了一声,便先后寻了理由告辞了。

  “主人,为何要拉拢姓张的墙头草,我们有那老头子不就够了吗?”屏风后闪出一名娇艳的女子。

  宋广新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有些事,需要更多的人去做。”

  “要阻止杨玄辰进京,光有御史台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吏部的能量。”

  “而且,陛下和淑贵妃很好看他,户部的江泽楷、翰林院的刘青山、国子监的李长留也看好他。”

  女子疑惑道:“其他人都好说,为何户部尚书会看好他?”

  宋广新用余光扫了一下女子,开口道:“青州的海盐每年为户部进账千万两白银,他江泽楷几乎是躺着就把国库填满了。”

  “你说他为什么会看好他?”

  女子闻言默默地垂下了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短暂的安静过后,女子突然说道:“主人,不如奴家去杀了他?”

  宋广新放下茶盏,摇了摇头,沉声道。

  “他已经进入了朝廷的视野之中,此时切不可轻举妄动。”

  “我们需要名正言顺地拿下他!”

  他顿了顿,继续说:“无锋剑一定在他那,我必须要得到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cfsc.org。讽刺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cfs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