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欲行凶王氏获罪 伤离别探春远嫁_红楼当甄士隐重生以后
讽刺小说网 > 红楼当甄士隐重生以后 > 42、欲行凶王氏获罪 伤离别探春远嫁
字体:      护眼 关灯

42、欲行凶王氏获罪 伤离别探春远嫁

  却说忠勇亲王赶回大狱,提审王夫人。

  另一边,贾府乱作一团,特别是宝玉。

  那日王夫人被带走,那么大的阵仗,忠勇亲王又不管不顾的,把整个贾府的人都惊动了,宝玉的那块玉也在混乱之中丢失了。

  宝玉受了惊吓,又失了玉,整个人就有些呆呆傻傻的。

  贾政颇为头疼,他又没有什么门路,府中又没有什么现银,只能自己暗自着急。

  现下府中内务交于探春管理,只是探春到底也是无力回天,只能勉强维持住府内的正常运转。

  起初,贾政还能勉强维持住自己的心态,但是随着王夫人被抓的时间越来越长,他渐渐的无法保持平静了。

  但是如果叫他去求贾赦,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只是宝玉如今呆呆傻傻的,王夫人又被抓了,赵姨娘又成天在他耳边吹枕头风,他整天都是心烦意乱的。

  他也花了一些钱去打通关节,想要知道王夫人到底因何入狱,只是不管花了多少钱,都像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一点声响都没有。

  渐渐的,他便放弃了,只是感叹,“人各有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们母女二人,一个入狱一个痴傻,花了多少银子也不见好,想是天意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因此渐渐将王夫人及宝玉之事抛开了。

  还是数日之后,贾赦得了消息,前来探望,见宝玉真的呆呆傻傻的。这才知道原来坊间的传言都是真的。

  贾赦见贾政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就来气,“如今宝玉是你唯一的嫡子,你就这样?”贾政便将他那套命中注定的观点拿出来,又与贾赦说了一遍。

  贾赦也不理此话,“好歹也是我的侄子,你不在乎你的儿子,我确实比你更在乎我的侄子。”

  于是便赏银五百两,又将通灵宝玉的模样贴满了大街小巷。希望能有人捡去了,能因为这五百两的赏银还回来。

  至于王夫人,那就不是他要管的事情了。

  大狱中,忠勇亲王在审讯王夫人。

  王夫人只是一个闺阁女子,那里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忠勇亲王问得她都战战兢兢的回答了。

  不多时,便知道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忠勇亲王气极了,问出马道婆的所在,便立即带兵前去捉拿马道婆。

  只是待他们赶到马道婆的住处时,却发现马道婆已经死了。

  死状十分可怖,且屋子里十分混乱,像是发疯以后,力竭而死。

  原来马道婆果真在家施法,只是事出突然,黛玉及贾敏的法术被破解以后,她自己就被自己的法术反噬了。于是那十个小鬼便都缠上了她自己,导致她自己发了疯,最后力竭而亡。

  这下马道婆已死,全部的责任便落到了王夫人的头上。

  且她又是行的巫蛊之事,为当朝者所忌讳。黛玉如今大小也是个准亲王妃了,因此王夫人面临的刑罚,可能是重刑。

  果不其然,王夫人以“诅咒王妃”的罪名,被判凌迟处死。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夫人整个人都瘫在了地上。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南安郡王的母亲竟极力为王夫人开脱。

  原来南安郡王奉旨征西,被番兵活捉,永昌帝旨意,着南安郡王的妹子和番。番邦应允,两边息了兵,就把南安王爷放回。南安太妃要认探春为义女,代替亲女儿远嫁。

  代价就是,替王夫人活动活动,让她免了死罪。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到底还是判了流放,只是南安太妃以和亲的公主,她的母亲不该如此下场。太后也被南安太妃缠的不耐烦了,便向永昌帝开了口。

  永昌帝便特赦了王夫人,只是夺了她的诰命,令其闭门思过。

  探春则是半愿意,半不舍。愿意是自己可以当那番王的王妃,不舍也是到底故土难离。

  此时刚好传来迎春定亲的消息。定的是一个翰林院的书生,虽官位低了些,不过迎春也只是候府庶女,配他倒也合适,加之他温文尔雅,性情温和,与迎春的性子倒是很像。

  他虽当朝为官,只是奈何出身微寒,加之他需奉养老母,必要取个温柔和婉的女子,且门当户对,如此一来他便也耽搁下来了。

  迎春本就年纪大了,按理说,她早就该相看了,只是邢夫人上不得台面,贾赦不许她在外走动,老太太在时也不大出门,因此迎春竟被耽搁了下来,加之又要为老太太守孝,如今好容易孝期过了,才定下这门亲。

  探春见了,又是一番感叹,明明在家之时,大家都是赞自己好,如今她却比自己过的舒心,到底是命运无常。

  只是所有人都想不到,这个时候,最不舒心的,便是永昌帝了。

  永昌帝最恨这种事,要靠讨好番子来取得暂时的和平。

  只是现在他手上并无可用之人,会打仗的多是些老臣,如今已年老体衰,兼之年轻时受过伤,此时大多已是旧伤复发,做不得那些征战沙场之事了。

  他启用的新将中,给予厚望的便是这位南安郡王了,谁知他竟让永昌帝狠狠的跌了面子。

  因为南安太妃急着见儿子平安。因此,探春早早的被挑了个良辰吉日出发和亲去了。

  临走前,贾政还将她叫到书房,耳提面命一番,“如今你可是肩负两国和平的重任,去了那边以后,要时刻想着为国尽忠……”之类的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探春心里苦,却又没发说,只得低头听着,贾政说什么,她就应什么。

  若说贾家的人里,有真心为她远嫁之事伤心的,便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姨娘,一个人呆傻的宝玉。

  赵姨娘疼的是自己的亲骨肉,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且她虽没什么文化,也知道那不是个好相与的地方。因此,见到探春是很是哭了一场,“我苦命的儿,他们那群黑心肝的,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就拿我的女儿去!”探春亦是哭了,“往后你就好好教养环儿,待他长大了也是你的出头之日。”母女抱头痛哭一番,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无可奈何之事。

  宝玉则是喜聚不喜散,在他看来,探春与自己算是散了,因此他虽呆呆傻傻,倒也哭了一番。

  至于贾府的其他人,都喜气洋洋,觉得探春给府上带来了荣光,享受着探春用终生大事换来的荣耀。

  过了几日,便是探春离京的日子。

  因对探春有愧,因此永昌帝所陪嫁的东西稍高一点,以示对探春的重视,希望那番子能对探春好一些。

  探春走时,南安太妃,南安王妃及凤姐,邢夫人等都来送她,探春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赵姨娘,便含泪踏上了启程。赵姨娘早已哭倒在地,话都说不出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fcfsc.org。讽刺小说网手机版:https://m.fcfsc.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